標籤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繼續唔關留學生事嘅澳洲留學生食啲乜 最終回 哇!穆斯林最黑暗嘅一日呀!--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對談(二)



水,由古月黃邪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古﹕
我另外一個算唔上文化衝擊,比較接近係文化花生嘅,就係同穆斯林去飲茶啦。響我讀餐飲管理進階文憑嘅時期,無可避免要做分組project。 咁當成組人各散東南西北區又有人無車嘅情況之下,去學校附近嘅茶樓一路食一做傾就來得順理成章啦,而且間茶樓仲係好食過香港唔少同業㗎喎。

而你都知啦,響正統港/廣式點心入邊,豬肉係無處不在嘅,就算無同你講有豬肉,一如蝦餃,其實都有落肥豬肉,先得佢咁好食㗎嘛。有日我同果位生死之交一樣嘅穆斯林同學去飲茶嘅時候,我地嶺南文化註新南威爾士代表一早就醒水,有豬肉嘅一邊,無豬肉嘅放響佢面前,費事跣人破戒啦。不過人地做fine 啲inning,出手實在太快,我地一個唔為意,俾佢一野啪左粒蝦餃同芋角入口喎!

「哇!穆斯林最黑暗嘅一日呀!」

事後我旁敲則擊噤問佢:

「根據你嘅信仰,如果你唔小心、唔知情嘅情況下食咗豬肉,會點算㗎﹖」

跟住佢嘅答案就精彩啦﹕
「技術上黎講,咁嘅情況,我係比人呃之嘛,所以我無事嘅,係呃我嘅人落地獄嘅唧~」

立時我同我另一位香港人即時相視一笑,言下之意,阿叔我死咗之後,一係落天主教地獄(皆因我多年來成日同耶撚過唔去),一係落穆斯林地獄,兩邊搶,有排玩喎,花生有排食啦,哈哈哈哈哈!

黃﹕
哦~~~恭喜古月公子落地獄~~~~噤事實佢知唔知自己食左豬肉嘅唧~

古﹕
咁其實,佢媽媽係唐人黎嘅,話佢完全唔知就搵鬼信啦,不過則則搏,唔多覺,總之咪太過份,隻眼開隻眼閉啦。

黃﹕
噤仲有一樣我想講嘅呢,就係中式菜刀啦。就話說我遇到嘅其中一任鬼佬大廚呢,就有一日唔知點解屎忽痕買左把中式大菜刀黎用,結果一用就唔啥得放手啦,成日係度鬼食泥噤呻﹕

「屌,都唔知做乜鬼我地啲人要整幾十樣刀出黎,切菜又呢把,切肉又果把,麻鬼煩兼夾無效率。你地啲刀噤鬼好用,Fuck, one 啲ay, I may became an Asian」

古﹕
呢樣都聽你提過,咁以我嘅經驗啦,中式菜刀切菜係好好用嘅,但係去到處理肉品果陣,有刀尖嘅西式菜刀又會好用啲喎。依個係關乎菜系之間完全唔一樣嘅食材處理哲學同概念,同埋每個檔之間都唔一樣嘅工作需要分配A. K. A. Prep list 嘅。又其實,就算係中式菜刀,都有文武刀、九江刀等等嘅分類,雖然形狀上睇起黎好似,用途都係有分別㗎喎。

一如我響東岸做野時,好多同工都對日式菜刀有種迷戀嘅,之但係買把魚生刀返黎切魚切到發忟憎嘅鬼佬亦不在少數喎。其實咁係關係到唔同嘅刀具,係有唔同嘅特性,同需要唔同嘅使用與及保養習慣嘅,用單邊開鋒嘅魚生刀,配以西式切魚嘅手法黎做野,好容易就會流於神雕入面公孫止套金刀黑劍咁,刀使劍法,劍作刀使,咪唔夠人打囉。

而事實上,當你係商業廚房入邊,要處理大量蔬菜時,中式菜刀平而直嘅刀刃線係非常有效率㗎。所以果陣我地位低微,只能負責處理蔬菜嘅時候,常用嘅就係一把日式嘅三德刀,因為佢嘅刀刃線係同中菜刀相近,能夠發揮同樣嘅效果。不過係最緊要嘅,始終都係要自己有舊磨刀石去保養住佢,噤先用得長久嘅,而我嘅觀察呢,好多鬼佬廚用嘅果把係鐵間尺黎㗎。

黃﹕
以我響我踎過嘅果個高檔野觀察呢,好多都係中西式刀混合使用嘅添,兩三把西式刀,跟一把中式刀噤玩。然後保養方面呢,我仲記得當年有其中一任英國佬廚仲要專門請磨刀佬黎同佢磨㗎,佢地自己的確唔係噤識處理嘅。

古﹕
其實,同工們總有幾把刀返工仲有一個原因,就係出於嗜好鍾情於儲刀,一如攝影師會不斷買鏡頭一樣。買刀,都可以累全家㗎!

黃﹕
噤又係,作為廚房佬,又點會無返幾把刀傍身呢。同埋你剛才一講起飲茶呢,我就醒起,呢邊鬼對我地飲茶點心嘅迷戀程度真係遠超我想像㗎,而且對我地啲規距都好熟㗎,相信佢地真係自細就跟住父母一齊去飲茶嘅啦。我曾經試過係一間頹唐餐度食野,係果種杯碟筷子自去去櫃度摸果隻,我睇啲鬼入到黎,仲知定過我,啲動靜舉止十足十唐人噤,係差在未洗杯洗筷子嘅者。

古﹕
講起呢樣,我都試過係間燒臘鋪度食燒臘飯,一班鬼黎搭枱,結果發現班友揸筷子揸得仲正宗過我......

黃﹕
而且我地過往聽講嘅鬼佬唔食內臟啦,鬼佬唔食鳳爪啦之類嘅傳說似乎係呢邊都打破左嘅,我見過佢地食豬肚、牛栢葉啦,亦都見過佢地食鳳爪㗎。似乎真係地緣政治嘅關係,澳洲人對亞洲文化嘅吸收係遠遠多於其他西方國家,好多係度大嘅鬼仔都真係好Asian下㗎。

古﹕
仲有海蜇都照食㗎,圍起我識嘅鬼仔唯一難到佢地嘅係豬雜,準確黎講係豬腰,可能關乎處理不當啦,不過點講都好,及第粥佢地係搞唔掂嘅。

黃﹕
然後另一個衝擊到鬼佬嘅,就要講下我地嘅過冷河啦。話說當年我仲係backpacker時,有一次我想整牛椒牛肉炒意粉,噤就例排烚熟左個意粉之後過冷河啦。果下又shock 到條意大利仔啦,佢O曬嘴噤話你做咩啊!我話過冷河囉,啲意粉爽啲㗎。噤佢話佢地意大利人只有係啲意粉煮過左龍,煮壞左先用呢招咋喎,平時唔會無啦啦過冷河㗎。

古﹕
講到過冷河啦喎,我咁講啦,萬法歸宗,睇你要啲嘅者。因為意大利人呢,有個根深蒂固嘅概念,就係煮意粉嘅水係會成為個意粉嘅一部分嘅,依少少煮粉水能夠成為醬汁同意粉間嘅橋樑,得以令到醬汁同意粉彼此水乳交融,所見佢地死都唔肯過冷河洗走佢㗎。

而事實上,我自己嘅經驗係,如果跟足步聚火候去煮意粉的話,都係爽口彈牙嘅,過左冷河之後就唔係果家野㗎啦。所以話,冷河係一個手段,觀乎你要啲咩成品,要做出點樣嘅效果嘅唧。


﹕而最後一樣culture shock 到我嘅,就係一如端典代表所講噤樣,見到啲鬼仔用洗潔精洗完碗之後唔沖水嘅囉。

古﹕
我呢邊係直情未見過啲鬼仔洗碗呀!啲契弟真係名附其實係懶鬼呀!

黃﹕
噤因為我當年住BACKPACKERS嘅時代,例排規距係你自己用完嘅餐具自己洗返㗎嘛,唔洗比人閙㗎。

古﹕
我返工嘅地方,尼泊爾人、印尼人、菲律賓人、非洲人洗碗都有,就係未見過鬼洗碗,至於我住嘅地方,一如上面所述,佢地食完啲碟幢埋幾個星期,寧可用即棄碟都唔洗㗎!

黃﹕
我由backpacker時代起,就己經見識過,只要無洗碗機,只要係要用手洗嘅,佢就係做得出嘅啦,隨手隊落啲洗潔精水度過兩過,成碟泡噤就放上碗㗎嘅啦,唔過水㗎

古﹕
咁其實,究竟係關佢地係鬼事吖,定係因為佢地係第一世界死𡃁仔,缺乏自理能力呢其實?

黃﹕
系細個唔識死,我見到老果D好少少既,起碼會沖水。

(全文完)

題材暴走,非關澳洲留學生食啲乜既 part5 天崖海角的香港之光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對談(二)



水,由古月黃邪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黃﹕
噤我呢邊,最威力無邊噤去衝擊鬼佬嘅就一定係豆鼔啦,真係所向披靡。因為你知啦,澳洲人酗酒嘅情況好嚴重㗎,長年飲用烈酒嘅人味覺一定會退化㗎,所以佢地嘅飲食偏重口味。然後豆鼔,鬼佬稱作black bean,隻味係好濃烈㗎,特別係我地用蒜頭同豆鼔一齊打溶打碎佢用黎做鼓椒炒牛肉,果種香味對佢地嘅刺激,真係另人食指大動㗎。

噤耐以來,不論係日韓台印越定係鬼佬,無一個食過係唔上癮㗎,根本係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連好多幾年無見嘅鬼仔朋友係facebook頃起計,都第一件事係度吵住話,衰仔幾時過黎炒個black bean beef 比我食啊!仲有我最後做果間高檔西餐嘅總廚,亦都係成日聽講豆鼓,但又未試過,亦都係某一個下午特登約我返廚房炒個鼔椒牛比佢試㗎。

古﹕
呢個我不得不認同,蒜蓉豆鼔的確係我地領南文化嘅精髓。而跟隨其後嘅,我諗就係蒜蓉辣椒啦。試過用蒜蓉辣椒黎炒茄子,本來之後仲要放其他野,但係就有鬼仔問「咦喂隻味噤鬼大排檔嘅?」

黃﹕
蒜蓉辣椒呢,就好睇人啦,因為唔係隻隻鬼都食得辣啊。只有果D重度嘅 Asian food Fan 先會中意囉。

古﹕
我諗可能亦因為東岸亞洲化嘅程度比較高啦,所以好多鬼都見過世面嘅啦,對我地嘅食物己經大概有個概念,佢只係唔知具體點整者,所以會調番轉頭走埋黎問我「喂,你識唔識整燒腩啊?」 之類㗎。

黃﹕
岩啊,當年我係間country pub 嘅廚房入邊做野時同D 廚頃起先知,其實好多澳洲嘅廚年輕時都有到亞洲修行過㗎,所以佢地隨手都可以炒到兩味亞洲餸㗎。

古﹕
噤多少係多得Neil Perry啦,呢位人兄我會稱之為上一代嘅澳洲廚神,佢大約係九十年代活躍至今,名下有三間得獎餐廳嘅佢係響澳洲第一個用正統西菜嘅技術去重新了解同構成以中國菜為主嘅各種亞洲味道,並且將佢推銷俾澳洲嘅上流白人精英層嘅,從此亞洲菜響澳洲就唔再只係平價食物,又或門庭幽深,班白人精英不得其門而入嘅私人俱樂部啦。

黃﹕
係啊,我係果度做果陣,逢星期一我就同總廚一人整一度中菜,係度互相挑機㗎,佢整嘅炒飯、薑蔥牛都似模似樣㗎。當然,我整嘅咕嚕肉、港式碗仔翅都唔失禮,而且係shock 到佢㗎。

成件事係點嘅呢﹖噤就先由個咕嚕肉嘅汁講起啦,原來佢都好中意食咕嚕肉㗎,但就一直唔知道個紅紅地色嘅甜酸醬點較出黎嘅。直到見到我落茄汁去較色較味,佢先O左嘴,跟手愰然大悟。然後屌左出黎,啊頂,原來係茄汁喎,估你唔到囉。跟手成晚就係度一面騎騎騎噤傻笑,一面鬼食泥噤話「oh~tomato sauce, fucking tricky Chinese, hahahaha」。

然後呢,某個星期一我就整左個我自己改良左嘅港式碗仔翅,同佢地介紹係「HongKong Style Hot and Spicy Soup」大廚食完之後贊不絶口﹕「Fuck,this is the best soup in my life」,跟手一於唔客氣,成煲捧左去,作為當日廚師推介,即刻print 埋MENU,改名做「Hong Kong Special」sell 埋比D客。

要知道,果個係一個幾乎係與世隔絶嘅山卡啦鎮仔,最近嘅city離我地二百幾公里,全鎮百幾人無啦啦係唔會走出去㗎,亦都因為噤,呢次係歷史性地第一次港式食品引入個鎮入邊,真係為港爭光㗎。

再之後呢,就到我比人shock啦,shock 咩呢﹖鬼食蛇。話說果日下午,阿二廚喪爺(Shawn 澳洲人) 就神神化化噤托左盒野入黎撩我﹕

喪爺﹕「喂,衰仔,正野啊喂」,
我﹕「咩黎㗎﹖」
喪爺﹕「蛇羹囉~ 」
我﹕「囧!!!!!!你敢食蛇﹖」
喪爺﹕「食,噤鬼正,點會唔食啊。」

哇~~~鬼佬食蛇啊,果下真係當堂震驚左五十幾億地球人啊~~~ 噤原來呢,一方面,佢後生時到過中國嘅四川做過兩年野,見識過華人食蛇嘅啦,所以心中有數。然後呢,佢老婆又係廣州人黎嘅。噤剛好果日,佢地開車返屋企時,剛好碾死左條大大條嘅tiger snake,即係澳洲最毒嘅其中一種大蛇。

佢老婆即刻提佢,正野黎㗎,有食神啦,跟手執左佢返去劏左佢,就煲左果個鎮創鎮百年黎第一煲蛇羹啦。結果喪爺一食上癮,從此苦海無邊,回頭無岸,成日得閒無事就撩我陪佢去捉蛇啦~~

古﹕
我諗呢個除左佢老婆係廣州人以及佢去過四川之外,可能仲關澳洲果種tucker bush 文化事嘅。講緊嘅係,果D響沙漠地帶生活嘅白人,佢地自有一套無畏無懼嘅飲食習慣,有好多澳洲獨有嘅食材就係依班人發掘出黎嘅。而想當然耳,響沙漠捉到乜都要食嘅啦,食蛇有幾奇。

黃﹕
係,你講嘅係Burshman 啊嘛,係澳洲作為英國殖民地初開埠嘅時候,果班扮演住拓荒者身份嘅Burshman,係叢林沙漠入邊生活,係被視作為澳洲立國嘅國家英雄之一㗎,之後未形成一種浪漫化左嘅生活方式囉。讀澳洲史時作為National Story嘅一部分先生有同我地講過㗎。
(未完待續)

澳洲留學生食啲乜 part4 Food court、買餸、打邊爐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對談(二)


(水由古月、黃邪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黃﹕
講起food court,我當初都幾surprise 架,因為澳洲對亞洲飲食嘅接受程度係係遠比我想像中嘅其他西方國家係高,呢一點係food court就反映左出黎,入面基本上係係亞洲菜為主,中日韓印越泰乜都有。然後配一間Kebeb,一間老麥或者Hugrry Jack,其實即係Burger King啦 。

至於所謂嘅Aussie Food 呢,通常係縮係角落頭無人理架,賣嘅通常係焗到又乾又鞋嘅牛肉,或者配cream 嘅焗薯加D chips,份量又唔係大,又難食。連我D 澳洲同學仔都話,入到food court, 要點心有點心,要炒飯有炒飯,要咖哩有咖哩,仲邊個會噤笨柒去幫襯Aussie Food 呢﹖

古﹕
東岸差唔多,統稱為Aussie food 嘅無特色西餐響food court 入面相比之下一係貴一係食唔飽,鬼都未必會幫襯啦。而呢邊food court 入面響各式亞洲菜之外,最受歡迎嘅通常係中東羊肉卷Kebeb同埋pide 。

黃﹕
我大學讀書時第一份工未就係間Aussie Food 度做囉,點知做唔夠三個月就失驚無神執左啦~
然後,講開亞洲菜,我就想順便講下呢邊D 亞洲雜貨鋪,堅係大開眼戒。因為本身我地中式調味料嘅體係己經博大精深嘅啦,除左我地用開嘅廣式調味料仲有好多黎自中國大陸唔同省份嘅出品,係度幾乎都有。

然後呢,原來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馬拉嘅調味料家族都不惶多讓架,單係鼔油一樣,以上每個國家都可以出到十種八種,仲真係隻隻唔同味㗎。果下我先發覺,係飲食世界入邊,單係能夠通曉曬呢上千種亞洲調味料嘅特性,果種專業程度己經不亞於一個醫藥界嘅藥劑師嘅啦,真係博大精深啊。

古﹕
同樣嘅情況係東岸就更加複雜D添,因為越南、泰國、馬拉、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基本上都有自己嘅聚落,自然就形成咗各自嘅乾濕雜貨供應鏈。情形就同我地去九龍城買泰國野或者上海野一樣,係悉尼,去越南區辦越南貨、去Thai Town搵泰國貨,同咪去唐人街買中式雜貨可謂有如呼吸一樣理所當然。

試過有一次有朋友想食越式酸魚湯,我同室友去咗越南區嘅雜貨鋪問左幾個看鋪嘅auntie,佢地唔駛五分鐘就幫我地執好所有乾濕材料, 仲手把手咁教我地邊樣放先邊樣後,唔駛上網搵㗎!而最另我嘆為觀止嘅,要數我之前提過果間同大排檔同一個老闆嘅唐人超市所提供嘅油。

我想問,我地香港人有幾耐無食過有花生香味嘅花生油呢﹖

而果間野就賣緊一種 2L裝嘅台灣制花生油,係有花生香味㗎!自從我搵到呢隻油之後,我無係果邊再買過橄欖油!

黃﹕
仲有架,講起調味料呢,呢邊啲馬拉華僑同越南華人仲幫啲醬料起左啲好抵死嘅名架。例如我地香港人熟悉嘅喼汁, 英文名叫「Worcestershire Sauce」呢邊啲馬拉華僑就叫佢做「烏sir sir 醬」架~ 又例如一隻大陸出嘅 「伏中腐乳」又被人戲為「中伏腐乳」架。

另一樣唔可以唔提嘅,就係打邊爐啦,有無試過大陸制小肥羊麻辣湯底啊,兩個幾三蚊一包,中意食辣嘅至愛。然後成班香港嘅麻甩仔大熱天時開住個冷氣圍埋係度打邊爐,專做埋啲折墮野架嘛~另外有無試過同啲同胞一齊打邊爐啊,可以culture shock 佢地架,因為我地香港人中意用生蛋漿黎點肉架嘛,噤我食肥羊肥牛時又食得生喎,一放落湯度掃兩掃稍稍變色就撈上黎點蛋漿食嘅啦,基本上仲係刺身狀態嘅,啲大陸同胞睇到O曬嘴架~哈哈~

古﹕
悉尼呢邊呢,大部分住宅都係無冷氣㗎,所以折墮唔陏啦。而打邊爐呢,我地班友大部分時間都係整 shabu shabu 同sukiyaki 嘅。噤你知sukiyaki 傳統上係要點生蛋漿架嘛,呢下係嚇鬼死啲成世人認定「雞=沙門氏菌」嘅人㗎,但係最緊要嘅係,要唔買現成湯底,自己由零開始整都唔係難,仲好好食咁喎。

而要講起飲食嘅 culture shock呢,我仲有一單好經典嘅。話說我有一位玩得好熟嘅越南仔同學,有日返學就帶左一盒用魚露、辣椒、蒜頭、醋之類醃過嘅生豬肉嚟做餸,我姑且稱之為越式生豬肉啦。佢果下就大我地,睇我地班聯合國部隊有邊個敢食,結果當下我同、另一條香港仔就噤二話不說搶左過黎食晒佢,佢立時呆左。雖知道,呢種醃生豬肉嘅食法,全世界大概僅流傳於越南泰國一帶。其它文化圈都因為忌憚豬肉絛蟲而要將豬肉煮到七八成先敢食,而我地依位親愛嘅越南同學亦深諳呢點。而眼前呢兩條香港仔横睇竪睇都係兩條驕生慣養嘅二世祖,應該係奄尖嘴刁兼無勇氣亂食野㗎嘛,點知比我一下食曬大返轉頭之餘,仲要搞到白飯撈白飯~問你死未~

(回頭無岸,仲有得吹。)

澳洲留學生食啲乜 part3 宿舍奇聞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對談(二)



(水由古月、黃邪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以下 古為古月,黃為黃邪

古﹕
反倒我依邊遇到嘅留學生,對雞翼嘅熱情無咁厲害咧。講返當時響大學宿舍,同屋住嘅有一個澳洲白人,一個斯里蘭卡裔嘅澳洲移民第二代,一個廣州人同一個馬來西亞華僑。回想起依段蕩氣迴腸、又屙又嘔嘅大學宿舍生活,呢幾位仁兄仁姐絕對係不得不提既。

黃﹕
啊,無錯啊,我諗唔單止係你宿舍係噤,整個澳洲嘅飲食文化都一如佢嘅人口結構咁,種族同文化背景係混雜㗎,暨有黎自亞洲既中、印、越、泰、馬、日、韓,另外仲有美洲既,歐洲既,而呢種混雜都係超市入面唔同嘅專區度反映左出黎㗎。

古﹕
的確,我都覺得澳洲連鎖超市同香港超市比,其中一個最得我心嘅地方就係,佢將所有亞洲食材同調味品歸類為Asian Goods,然後烘焙相關嘅材料就歸納為Baking goods。咁樣依用途黎分類比起香港單純依貨品分類於我而言真係方便好多。

講返我宿舍果幾位仁兄仁姐啦,因為廣州同馬來西亞出身嘅兩位大家閨秀睇得明中文,且容我輕輕帶過。然而講起果個澳洲白人呢,佢基本上係日日食罐頭,果種入面又湯又水又肉又薯仔嘅罐頭,有時外面買個白飯,或者自己煮個意粉,整熱個鑵頭淋落去,間中加隻蛋,噤就一餐既啦。佢老哥對依種罐頭嘅熱愛足以令佢個食物櫃係俾罐頭塞滿曬嘅。

相比之下果位斯里蘭卡裔嘅仁兄食嘅野就多變化咯,有煎唔熟嘅雞胸啦,煎燶嘅雞胸啦,白烚雞胸同烚西蘭花嘅,唔計有時手鬆同澳洲仔叫下外賣pizza的話就係無盡嘅西蘭花同雞胸啦。

而最精彩嘅莫過於佢地嘅衛生習慣﹕我初黎步到時爐頭有一煲發咗霉嘅水,據兩位大家閨秀嘅講法係有人烚完西蘭花之後,已經超過兩個禮拜無人陏過。如果唔係我當晚要烚意粉,我諗到我搬走都唔會有人處理佢。之後我地廚房個鋅盆旁邊出現咗一幢十幾廿隻污糟碟,又可以四個禮拜無人理,菇都可以種出嚟啦其實。

有次我同阿馬拉華僑唔抵得成個廚房洗一次,連洗碗洗碟洗地洗爐頭之後,唔夠一個星期,幢污糟碟又響返度,講起其實似鬼故呀!而當佢地再幢返果幢碟之後呢,佢地就開始改用即棄餐具,但係連即棄餐具都無錢用嘅時候,我都係無見過佢地洗碟㗎喎。

而另一樣更令人頭痛嘅係,果位斯里蘭卡仔仲有一樣趣緻嘅習慣。就係每次打開個雪櫃時,佢都要起碼沉思五分鐘先決定到想做咩,明明佢都係得雞胸同西蘭花嘅唧,有咩要諗喎?之但係如是者一日最少三次。有多兩滴常識嘅人都知道,雪櫃門開超過五分鐘,入面就唔凍嘅啦,咁即係其實同無雪櫃係無咩分別㗎其實。我都知死所有肉類都放冰格,不過我計漏左啲菇同忌廉……即系傳說中聞落無事,食落無事,然後就出咗事啦,食咗個豬油渣蘑菇意粉之後我蕩氣迴腸咁屙左一個禮拜……

黃﹕
哦~~~恭喜古月公子奶野~~~~

古﹕
我頂你個肺啦!

另外大學宿舍村入面仲有一個奇聞,就係當時真係有人私底下收錢包人飯餐㗎喎,講緊嘅係一個公仔麵配幾粒丸或者一條腸兩棵菜,成本唔到兩蚊但收人六蚊,根本就係陰質錢,賺死佢。

黃﹕
六蚊餐,以當時西岸物價,唔使自己煮,都勉強可以接受嘅~XD

古﹕接你個頭!你公仔麵加兩粒丸值幾錢者,仲要唔駛計燈油火臘水電煤喎。加上當時大學付近嘅food court,傍晚收檔時全線都係五六蚊盒,中、泰、日、越,韓任揀,水準當然唔會好高,和稀泥味道模糊半桶水重味精果隻,但起碼食得你飽先啦。又何苦駛一樣錢食頹麵呢又。

(仲未完)

澳洲留學生食啲乜 part2 Backpacker 同大學宿舍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對談(二)


(水由古月、黃邪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以下 古為古月,黃為黃邪

黃:同你唔同,我對澳洲飲食既認識呢,就從超市開始既。澳洲主要有兩大超市,分別系Coles同Woolworth當地人又叫佢wooly啦,一如香港比百佳同惠康壟斷曬一樣,當然後來仲多埋IGA既。噤我最初行入去果間呢,系wooly黎既。話說當年第一次行入去既時候,我只覺得:

「哇~~~好大挑戰啊~~大佬!」

我果時英文又唔系好喎,一堆鬼佬食材,佢識我我唔識佢。關鍵系做Backpacker,周身無蚊架嘛,好似D 肉最平最爛都要七八蚊澳紙一斤,按七年前匯率計,成50蚊港紙斤架,點買啊大佬。仲有就系,我唐人黎架嘛,我食慣唐餐既,噤要炒中餐,油、鹽、糖、鼔油呢D最基本既啦,但樣樣都貴,點買得落手呢﹖

不過就好彩,呢邊D超市呢,都有超市牌既,一如香港既百佳惠康有特惠牌一樣,特別平既。鼔油個半一支,油三蚊一支,都勉強可以搞定既,肉呢,頹頹地買D 就過期既四五蚊一包都可以頂住,仲有生菜一蚊一個都殺既啦。另外仲有一種青色既大大隻既辣椒,唔系點辣,但好鬼香,用黎炒餸吊味一流。就噤夾夾埋埋返去起行個油鑊炒起佢用黎炒飯或者炒麵呢,都總算可以同自己五臟庙交待啦。

之後定左落黎,有左工作,有左收入,噤就越食越豪啦,由牛扒羊扒,煲粥包雲吞,到鷄湯魚湯,到炆牛腩炆東坡肉,總之諗到乜就食乜啦,再無顧忌可言啦。總之我祖上兩代做廚既基因似乎就系呢個時期突然間爆曬出黎啦。

古:你呢啲體驗呢,到我離開寄住家庭,搬去偷住第間大學嘅大學宿舍嘅時候亦都開始啦。不過稍有不同嘅除咗西式食材難我唔到之外,就係我最先接觸,而且之後亦幫襯得最多嘅,係響唐人區嘅一間小型唐人超市。

間野最大嘅特色呢,就係佢老闆響對面開咗間大排檔。亦即係話,佢老哥其實將大排檔嘅貯物室、貨倉、乾貨架、菜櫃等等嘅空間都攞埋黎做生意,正宗一鷄兩味,問你死未!基本上唐人食開嘅蔬菜一應俱全,李錦記蠔油佢有三款,油呢,單系生花油同粟米油都各自有三幾款比你揀。

而肉食方面,當時響wooly買到最平嘅肉類有三款,分別係羊既下欄肉碎啦,火鷄啦同埋豬皮既。平平地煎下羊雜碎,榨下豬油食下豬油渣,再唔係響唐人肉鋪買雞翼都係有限錢,鬆動時響唐人肉鋪切一公斤牛坑腩要六蚊澳紙,都可以食三餐㗎啦。

黃:講起羊既下欄呢,我果陣最中意買一隻羊既 肋骨 lamb ribs,好平大概6-8蚊一包成斤幾重既啦。一條肋骨包住小小肉噤。買返黎落 孜然粉(cumin),辣粉同鷄粉,撈勻佢,再放落焗爐度焗二十分鐘食得,算系新疆烤羊肉既簡化版,香辣惹味,送酒一流架。簡直系我地D為食窮鬼既恩物啊。

另外就系鷄肝啦,鬼佬系唔食既,超市入面當寵物飼料3蚊一大包,買返黎,起個油鑊連埋大蒜爆香爆熟佢,再用個攪拌機連埋同等份量既牛油,適量既鷄粉、威士忌一齊打爛佢,就系法式鷄肝醬(pate )啦,系法式鵝肝醬既廉價版,但味道絶對唔輸蝕,平時可以用黎搽面包,有party 聚會既可以配D mini toast一齊食,靚仔又好食。

古:煮羊肉放孜然粉是常識吧?(笑)尤其是肥油多,羊躁味重的部位最合孜然,亦即是我地啲羊下欄啦!響大學宿舍住耐左,亦都玩過炆牛尾,響wooly 牛尾多數放響寵物飼料旁邊,同屬乏人問津嘅賤物,不過我地識玩嘅,當然食牛尾好過鋸爛扒嘅,你說對不對!另外玩雞翼亦都係平常事,煎鷄翼、焗鷄翼、炆鷄翼,鹵水鷄翼鷄翼鷄翼鷄翼噤囉。夾雜住煎下雪藏餃子,整下家庭式carbonara,炒下豬油渣意粉,留學期間唔計外食就係咁週而復始啦。反倒係因為住大學宿舍,我系有機會見識到其他大學生嘅飲食。

黃:sorry, 一講到鷄翼,我就要插下嘴啦,哈哈。基本上我系到遇到過既每一個留學生都同我講,你點可以唔識整鷄翼呢,平靚正,又易整,變化又多,簡直就系懶鬼留學生既恩物,幾本上每個經歷過自己煮食既留學生,可能都有自己一套處理雞翼既方法同食譜,或者簡單,或者複雜。以致於成為左一個文化標記,一種留學生群體既集體回憶黎架。

(未完待續)

澳洲留學生食D乜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對談(二)


(水由古月、黃邪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以下為部分對話內容, 古為古月,黃為黃邪
第一part﹕ home stay 食D 乜﹖

黃﹕
古月有冇留意啊,近日系爾雅出左一系列既「留學生食D乜」,先系英國留學生開始,接著瑞典、荷蘭、德國陸續有黎,引起左大家既興趣,似乎成為一時熱話喎。噤我同你都系澳洲留學過,一個東岸一個西岸,又自恃系老饕啦,系唔系都應該講下澳洲呢邊食D乜呢﹖

古﹕
有何不可?就由我開始,起初我響悉尼某廚藝學校修讀廚藝文憑(無錯,diploma of culinary art,原來煮飯係有書讀嘅。),之後再洗濕個頭去讀埋個餐飲管理進階文憑,
其間住過home stay,偷住過大學宿舍,亦都同人一齊分租過房。噤你呢﹖

黃﹕
我個古仔就稍為長小小,我就2008年過黎澳洲既,先系working holiday 開始,期間住過Backpackers,住過農場,住過工厰,亦都同人分租過見過各式人種。兩年之後,我搵到大學收我,開始系Perth半工讀大學,期間有好心既鬼仔朋友收留我系佢屋企住,佢地系英國人黎既,但系澳洲長大。噤我一住就四年。回憶起我初到貴境既時候,對呢個國家既飲食既了解,其實系由超市開始,唔知你系唔系噤呢﹖

古﹕
我就小小唔同,因為最初我係住home stay亦即系寄住家庭嘅,型式就係由當地人安排
間房比你住,然後就同一屋簷下共同生活,咁根據合約,主人家會包早晚兩餐。所以我無乜迫切性去購置自己嘅食材,超市同我嘅關係係之後嘅事。但反而呢,我可以好好地咁體驗到
普通澳洲人嘅日常三餐。當時主人家係希臘裔澳洲人,合約包嘅早餐呢,就求其多士三文治之類嘅唧,醬同餡料就不外乎牛油果啦,牛油啦,間中會有火腿芝士啦,但永遠走唔甩既,就系Vegemite,傳奇既Vegemite。

黃﹕
哈哈哈哈哈~~一講到Vegemite,的確係傳奇,因為基本上系每個初到貴境既遊客、學生,都會中過招既,呢種燶燶地,咸咸地貌似朱古力既醬呢,我就還好,仲頂得住,我食落好似炒燶鼔油噤味者。但聽講有D食左話好似食左屎噤幾乎隔夜飯都嘔返出黎架。

古﹕
我只能夠講,呢隻野,比豆鼔又再咸D,隻味又再濃D,我都搞佢唔掂啊!按我既理解呢,Vegemite係澳洲自己既叫法者,響其他英系國家都有類似嘅產物,總之就係一種蔬菜嘅發酵物。最主要既作用就系作為一種可以長時間保存既維他命來源。

黃﹕
網上既資料顯示呢,Vegemite 呢,系澳洲佬1922年時自己發明既,但似乎前身,或日靈感來源,系的確源自英系國家既Marmite 既。

古﹕
唉,真係多得依隻醬唔少。至於晚餐方面,有時佢老姐會煮個茄醬,配現成響超級市場買嘅Ravioli,有時會係即食Pizza ,又有時會係湯加麵包。通常果種湯係Broth,即係有菜有肉又水水地咁,俾你配幾塊麵包啃左佢就算嘅啦,不過有一次我食到雞茸粟米湯呀!紅色白色罐頭果隻呀!當時果種家的感覺直教我虎目含淚呀陰功!總之佢老姐呢,黎黎去去就得呢三道板斧。至於其他時候,讀廚藝學院總會有野帶返去食既。
(未完待續)

圖源自﹕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0/Vegemiteontoast_large.jpg

關於意大利菜,我們身為廚房佬信手拈來的是....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心得對談



(水,由古月、黃邪兩人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四﹕關於意大利移民及其飲食

(以下為部分討論內容,黃為黃邪,古為古月)

黃:
而造成這些誤解的原因呢,一如開頭的討論,我想意大利移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啦,在這也就有必要重溫一下他們的移民史啦。那是我在大學時修讀過的意大利移民史,當中發現了很多很有趣的現象,而且正好配合我們關於意大利菜外傳的討論,因為歷史總是有著很多的巧合的。

早期的意大利移民大概始自1840 年後,主要是意大利南部,特別是西西里人。那是因為起自1820年的意大利統一運動,最先發難的正是西西里島上那群驃悍的漁民。運動引發革命,引發戰爭,戰爭的後果必然是經濟凋零,民不聊生。對於那個貧瘠海島上的年輕人而言,當時的出路只有三條:要麼操起傢伙去幹革命,怕死的就只能窩在家裡等死,要不就漂洋過海,到新大陸拼一條出路。而正正在這個時候,大概是1840-1860年之間,美國的三藩市和澳洲的墨爾本一帶相繼發現金鑛,引發淘金熱,吸引歐洲各國移民進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些西西里的年輕人,或是鄰里髮小,或是兄弟表親,成群結隊地漂洋過海,遠赴他鄉,展開了他們的淘金夢。這支西西里大軍佔了當時所有意大利移民的八成,他們兵分兩路,一支先到了美國,另一支稍後到了澳洲,資料記載,最早的意大利移民大約是1860年前後到逹澳洲的。

古:
就是啦,正如我先前所言,從來貴族是用不著移民的嘛,移民的都是在家鄉無飯開的黎民,也因此他們熟悉的,就是高熱量的勞動階層料理啦。

黃:
是啊,這是一群沒有受過教育的漁民,身無分文,來到新大陸以後,基本上都是從事底層的勞力工作,伐木、搬運、建築,運氣好的話,弄到條漁船就可以重操舊業打魚為生。他們的族群意識很強,往往聚居一處,移動也是成群結隊的。在澳洲,他們最先抵逹墨爾本,之後陸續擴散到南澳、昆士蘭及西澳。安頓好以後,便呼朋引伴的陸續招引故鄉的親友前來,從而形式聚落。在我身處的西澳首府栢斯南部,就有一個海港小鎮費曼圖(Fremantle),因為環境氣候近似地中海,吸引了大量意大利人自1860年以後來聚居,集結成巨大的意大利人社區,簡直猶如一個小意大利王國。
.
古:
在東岸也有,例如悉尼的Haberfield,墨爾本的Lygon Street,都是典型的意大利人社區,基本上這些地方會說意大利文就足以通行無阻。一如華人社區一樣,這些集落而居的意大利人還發展出自己的飲食產業鏈,他們有自己的餐廳,有自己的農場,有自己的橄欖園,蔬果肉魚,各式乾濕雜貨也有自己的批發商和進口商。例如堂堂南半球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悉尼Fish Market,所有供貨的商業漁船,都由一個意大利家族所控制。另外,大悉尼區內大部分的蔬菜供應商都是意大利移民的後代。而Haberfeild最出名的兩家餐廳,分別是做拿坡里和西西里菜的,也就是用番茄和橄欖油用得義無反顧的一幫人,我想這些都是他們祖上來自意大利南部的證據。

黃:
是啊,但有一點要補充,有這樣的資金能力從商發展飲食產業鏈的,基本上都是1890年以後的第二波意大利移民,這裡面多了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及商人,他們來到後就直接投資做生意,開餐館或者漁市場。但很明顯的,他們的最大客源還是在當地,比他們早來的窮同鄉,因此為了照顧他們的鄉愁、市場定位問題,這些菜理所當然的設定為低階的南部平民菜啦。

另外在閱讀他們類似地方誌的地方社區史料時,我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地方。例如這些早期的意大利移民,他們有很多特質跟我們華人很相似,例如他們都很重視族群關係,移民過來的往往都是親族,同族聚居。而且相對於其他歐洲人如英國人,意大利移民更為保守,例如未婚夫妻在沒有親友陪同下不能單獨見面,未出嫁的女兒都很深閏,不會參加其他歐洲人的社交活動如舞會等。婚禮是家族的頭等大事,為了舉辦一個體面的婚禮,雙方父母往往大事張羅,不惜工本,甚至幾乎頃家盪產,全因為面子問題。

那時我在宴會部工作,有次就是費曼圖某大戶人家嫁女,幾乎是整個鎮的意大利人空群而出參加婚宴。宴會上老人們都喜愛飲用一種名為Sambucu的意大利土產甜烈酒,情形一如廣東人嫁女,老人家們都愛劈他們家鄉的土炮「九江雙蒸」。對比起其他歐洲人的簡單直接,他們似乎更來得變通,更精於世道,更輜銖必計,善於鑽營。以至於他們給我一種很強烈的印象:這些身在海外,來自西西里的意大利人之於歐洲人,就好比福建人之於華人。試想像一下,一群紅鬚綠眼的鬼佬漁夫在唱「愛拼才會嬴」是怎樣一個情景,那時的西西里移民便是這麼一個模樣。

古:
這一類比之下,的確有互通之處咧。都是漁民出身,都是貧而悍的族群,都很齊心,而且飲食習慣都有類近,也就是各式的醃漬與風乾食品。在意大利人的乾貨鋪裡,Salami和 Parma Ham 基本上是跑不了的,有時還有一整尾Baccalà咧。說起來,在澳洲讀書時我最愛吃的Pizza就是Salami、辣椒、橄欖和Anchovies,回味無窮吶。

黃:
提起 Anchovies,華人一般稱之為江魚仔。意大利人把它們醃制成又腥又臭的油浸咸魚仔,是很多南部漁民心中的美食。但對很多歐洲人而言,那卻是另人噁心的可怕味道。例如淡味的凯撒沙律上面,一般都會放幾條又臭又鹹的Anchovies以增加風味,但我在廚房工作時,就遇到很多鬼佬客人特別要求把那些Anchovies去掉,明顯就是受不了那味道。

而很久以前,我也曾總結出這麼一個理論,或者說一種現像,那就是味覺反映性格。那些性格簡單,率直分明、重原則的人,味覺往往也相對簡單,對複雜味道的接受性比較弱。也因此比較喜歡油炸的Fish and Chips 之類味道簡單但香脆的食味。但對腥臭等,我們本能上會判斷為惡質的味道,則會較為抗拒。相反,那些性格複雜多變、陰暗詭譎、精於世道的人,往往更樂意品嘗那些腥臭類食物,並從中找到另類的官能快感。典型的例子一如中國的徽州菜,就以臭桂魚、毛豆腐等以臭聞名的菜式著稱,而且徽州人不但嗜臭也很會做生意,歷史上徽商在江南一帶有著巨大的政商影響力。因此陰暗狡詐如你我這等老饗,便會對Anchovies一試傾心,那麼意大利人呢?(奸笑)
(全文完)
圖片源自﹕
http://i.ce.cn/ce/cysc/sp/info/201411/21/W020141121357904615042.jpg
 

關於意大利菜,我們身為廚房佬信手拈來的是....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心得對談


(水,由古月、黃邪兩人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三,關於口味變化
(以下為部分討論內容,黃為黃邪,古為古月)

黃﹕
嗯,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有這樣一種個人印象,越往北,貴族氣息越重,飲食越精緻。越往南,則越是鄉村氣息,漁港風情,料理越是粗獷隨性。

古﹕
這樣的印象恐怕也流於片面,因為不管是北部還是南部,既會有樸素的平民菜,也會有供貴族享用的精緻餐點,由南到北,只要有政體,就會有統治階層,就會有貴族,也就會有自己的一套精緻飲食。要劃分的話,越往北,他們主食中牛油芝士等乳制品的比重就越高;越往南,則越偏重番茄和橄欖油。夾在中間的翡冷翠地區則是兼收併蓄,融合兩者風格

我們不能夠以簡單幾句說話便概括了意大利菜,一如我們無法簡單幾句話去概括中國菜,因為他們都一樣由多個不同的文化圈構成,有各自的歷史、源流和相互的滲透。也因此我認為某鄰近地區強國政權以簡單的「中華民族」四個字就硬把那麼多個不同的文化圈死套在一起根本就是亂來的。

黃﹕
的確,類似的誤解或曰刻板印象比比皆是。一如昔日我還沒有機會出國,還沒有在正式的西餐廳裡工作過時,對意大利菜的認知也就同樣只停留在Pizza 和用芝士忌廉白汁底的Carbonara. 而甚至乎在不少香港同工的眼中,所謂的意大利菜,甚或西菜的汁底,也就不過紅白黑汁。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意大利菜予人肥膩的錯覺,那時我的確也是一聽到Carbonara 就想吐了,那個白汁底我真的受不了。直到後來,在澳洲讀書期間,認識了意大利的朋友,他們才告訴我Carbonara 不止一種做法,例如一種意大利人更普遍更家常的做法,是用生蛋漿作汁底,混進剛煮熟滾熱的意粉裡,借其熱力做成類似我們滑蛋河粉般半生熟蛋漿的狀態,那樣的效果比芝士忌廉白汁底更清爽,更讓人受落。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對意大利菜改觀,也才發現意大利人其實是很識食的。

古﹕
這也是我兒時在意大利度暑時,在意大利阿姨家中初嘗的Spaghetti alla Carbonara,反觀我回港工作之後,每跟同工提起Carbonara,總離不開忌廉甚或芝士白汁,甚至根本不放蛋的做法我也聽說過。依我看,蛋汁版本能兼得清爽與溫潤,然稍有不慎可會成了意粉炒蛋。同時,以忌廉白汁為底的方法則比較方便,即使要張羅大份量也不易出錯,只是有得必有失,味道嘛,哈哈哈哈哈……是故我覺得前者是家常版本,而後者則是餐飲業應用版本。而那餐飲業應用版本的食譜離開了意大利之後,經過人傳人,遇上幾個不肖又教壞人的先賢偷工減料了後嘛,就成了那“邪見愁”啦。

反倒是回憶起那些在意大利度過的夏天,我曾分別在兩位意大利Auntie 的餐桌上嘗過Spaghetti alla Carbonara。兩位Auntie 一位是南部人,一位該是中部人,同一道菜兩位的配方、制程、味道卻完全不一樣。從這種橘逾淮為枳的現象可見,同一道菜,它還會因應地區,出現差別和變化。是故意大利菜若要考究怎樣才是正宗的話,我只能說,只有意大利人自己媽媽做的才是最正宗的,因為那是他們自出娘胎就能吃到的味道。其餘的,那怕隔著一街一巷,一村一鎮,做出來的味道都可以是千差萬異的,誰是正宗的討論根本就是沒完沒了的。

黃﹕
其實這不是個別現象,同樣的道理也一樣可以套用在中國的飲食上,一如四川的擔擔麵,成都是不放湯的乾拌形式,重慶則是要有湯的。又例如我們廣東人更熟悉的雲吞,香港的港式雲吞是要有海蝦的,取其彈牙。但直線距離相隔不過七八十公里的廣州,則是喜用半肥瘦豬肉作餡,取其豬油香。其他更明顯的如餃子,中國北方的餃子和南方的餃子不盡相同,還有月餅,北方的月餅和南方的月餅更是千差萬異。總之同一種概念的食物,在不同地方,不同文化圈裡根本有著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食法,也就是說,根本沒有所謂正宗可言

古﹕
就正如西方人不了解中菜的話,就會簡單的以為唐人街裡吃到的就是中菜,咕嚕肉、炒飯、春卷、炒雜碎等就是中國的全部。但那其實基本上都是粵菜,甚至是唐人街獨創的唐人街中菜。經典例子首推蒙古牛肉,這道菜乃發源自澳洲華埠,倘依那Modern Australian 菜系的定義,這可是道地的澳洲菜。
(未完待續)
圖源﹕
http://www.goodhousekeeping.com/cm/goodhousekeeping/images/l3/chicken-carbonara-recipe-ghk1012-xl.jpg

關於意大利菜,我們身為廚房佬信手拈來的是....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心得對談


(水,由古月、黃邪兩人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二,關於地理

(以下為部分討論內容,黃為黃邪,古為古月)
古﹕
也因此,當有人評意大利菜份量大,熱量高,重油重味的話,那就有如西人眼中以為中菜就是味道糊模,重油重芡、下欄而且重甜重辣是一樣的,只是一種欠缺認知的偏見而已。


﹕嗯,我想那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了吧﹖

古﹕
正是,所以我屬意將意大利按南、中、北劃作三區,這也是我混跡廚藝學院時,那意大利人老師自顧離題萬丈不講學時的分法。這三個文化圈的飲食特色 均不盡相同,例如南部的前身是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王國,是一個驃悍的漁業及海軍帝國,民風強悍,較善於處理海產。中部是以羅馬、翡冷翠為中心的商貿文化區,曾經以文藝復興的強大文化軟實力影響整個歐洲,因此百物滙聚。然後北部則是米蘭公國控制的隆巴第地區,那是騎兵王國,較常使用乳制品。而且因其有向歐陸擴張的歷史,口味與法國南部菜多有相同之處,而且相對地較少食用麥麵。

另外薩丁島,熱那亞與威尼斯城邦也是自成一體的。例如現在很流行的羅勒青醬意粉,所用的青醬(Pesto)在意大利是不能亂叫的,因為Pesto一字的語源來自熱那亞方言的pestâ,也就是用力搗碎的意思。基本上所有經過用力搗碎而成的醬都可歸類為pesto,其變化可謂千百。而平常用羅勒葉,松子仁,Parmesan 芝士和油搗鼓而成的,則要專稱為Pesto alla Genovese,那是得以熱那亞為名的象徵菜式。

黃﹕
這還不止,因為歷史上,意大利文化圈曾經不止一次被不同的歐亞大帝國所控制,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就理所當然地吸收了宗主國的特色,例如被拜占庭帝國佔領時吸收了來自東方的甜酸口味,而南部的西西里島因有來自北非的伊斯蘭勢力入侵則引入了阿拉伯風情,日耳曼人的入侵帶來了他們處理肉類的技術,還有西班牙人為他們帶來了來自新大陸的番茄、粟米、薯仔和朱古力。

更重要的是,人類學家指出,今時今日所謂Fine Dining的精緻法國菜其實是法國宮廷菜,那是法國宮廷從意大利貴族處學來的,而意大利貴族們則師承於全盛時期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也就是日後被稱為歐洲病夫的土耳其人。包括用刀叉進食的禮儀,都是源自土耳其貴族的,引入歐洲不過三四百年歷史,在那之前歐洲人都是徒手進食的老粗,例如在莎士比亞活躍時期的英國,一般人要是有把私家叉子來進食便已是很時髦的了,也會因此被人視為造作「扮曬野」,歷史就是如此的諷刺。

古﹕
邪兄此言略有不足,掩蓋了很多演變的細節。因為現代的Fine Dinning與法國宮廷菜其實是兩回事。傳統的法國廷庭高級料理是一道菜用一個大盤盛起,配上大量裝飾,然後一輪好幾道菜一口氣放於大枱上奉客。肉類主菜的一大塊肉還得由主人親自切分,以顯主人家的教養與優雅。這得等到Antoine Carême 從俄羅斯宮廷引入那每人一份,而且一道菜接一道菜的供餐制式,再由祖師爺Auguste Escoffier發揚光大,方成為今日的Fine Dinning。其實不僅是Fine Dinning,現代餐廳的供餐模式都可謂多得這位“廚師之王,王者之廚”不少的。

而說起西西里的的話,其實那還是意大利橄欖油的大產區,蓋因地理位置關係,那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夏季乾燥炎熱,冬季溫暖潮濕,最宜橄欖樹生長,也因此能夠制作出上佳的橄欖油。還有,西西里人是一幫驃悍的漁民,高熱量的食物不僅是喜好,更是生活所需,因為他們是要以血肉之驅跟大海搏鬥的海上民族,當然他們的高熱量並非來自油,而是來自澱粉質,風乾和醃漬食品。可以說,對源自西西里的意大利裔移民而言,橄欖油,茄番,各種形式的乾肉和Anchovies就代表著他們的鄉愁 。

(未完待續)
http://www.4008789050.com/Images/LocLocation0.png

關於意大利菜,我們身為廚房佬信手拈來的是....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心得對談


(水,由古月、黃邪兩人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一, 關於歷史背景
(以下為部分討論內容,黃為黃邪,古為古月)
黃﹕
有網友指,意大利菜肥膩、多油、重味,而似乎這也是普遍坊間對意大利菜的看法,古月你怎麼看﹖

古﹕
這個未免流於以偏蓋全了吧?先不論意大利基於其歷史因由,和物產條件致使由南至北的菜式風格迥異,單比刻板印象,提到重油,法國菜可穩座榜首呀。現代法國料理之父(之一)Fernand Point 生前就有一句名言:“Du beurre! Toujours du beurre!”意思嘛,大概就是“落牛油,同我再落多啲牛油!”可見不管是精緻的還是低檔的法國菜,他們用牛油是從來不會手軟的。

黃﹕
這個我認同,就我讀過的有關理論分析普遍都認為,法國與中菜的濃油赤醬似乎更甚,,而意大利菜呢,確是有小部分頗重味,特別是坊間一些所謂「意大利菜館」在制作時偏好用重芝士重忌廉而給人造成的錯誤印象吧。因為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每當提起意大利菜,首先會想到的必是PIZZA甚或由一個濃稠的芝士白汁底做成的意粉,美其名曰「Carbonara」,也有人把這些錯誤印象歸咎於意大利裔移民的做法所致。

古﹕
哈,這可別忘了肉醬意粉(Bolognaise )咧。其實Pizza和紅白兩色意粉等皆份屬平民食制,是勞動階層食的。他們普遍從事體力勞動,廉價而又高熱量的食物自然成了日常所需。而對照近代移民史的話,從來貴族是用不著移民的嘛,是勞動階層在故鄉三餐不保,才會移民海外拓展生計呀。然後就是唐人街模式了,當大量移民聚居一處,自然促使販賣家鄉菜的餐館出現。在不值錢的市場導向概念之下,客源都是藍領的餐館當然犯不著提供精緻飲食咯。唐人街中餐如是,意大利菜如是。可這不是意大利菜的全部啊!而講起移民史,黃邪可比我還熟悉吧?

黃﹕
是啊,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當一提到意大利,我們會立刻聯想到一系列與古文明相關的詞彙。由其前身的古羅馬帝國,到中世紀的商貿重鎮熱那亞、威尼斯,到文藝復興的中心翡冷翠。這是一個如中國一般曾經有著光輝燦爛文明的古國,大漢與羅馬曾經是遙遙相望的世界中心,熱那亞、威尼斯曾經是執地中海貿易之牛耳,百物滙聚,富甲一方。如此富庶的國度,怎會沒有一套豐富多變、精緻複雜的飲食文化呢,又怎能以簡單的Pizza或Pasta就能概括呢。

古﹕
這正是我之前提及的歷史因由,因為不論從文化源流,又或飲食特色來看,將意大利視作一個國家,又或將意大利人視作單一族群都是於理不合的,更遑論意大利菜了。意大利在1861年以後才實現現代真正意義的統一,至今才不過一百五十年 。在此之前,這長靴形半島上遍佈著的是多個不同的文化圈,又或稱為城邦國家。

黃﹕
對,一如方才提到的熱那亞、威尼斯,曾經都是盛極一時的共和國來的,是歐洲最繁榮的商業中心,兩大城邦曾經為了地中海的商貿霸權爭個你死我活,而意大利在1861年以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已。因此確切地,當我們談及意大利時,應該稱之為意大利文化圈。論者若欠缺這些基本的的背景歷史資料來分析意大利菜的話,恐怕會只見樹木不見林,難免有會失偏頗。
(未完待續)
圖片源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意大利#mediaviewer/File:Zh_Italy_1494_v2.png

關於意大利菜,我們身為廚房佬信手拈來的是.... ----二世祖與窮秀才的飲食心得對談




(水,由古月、黃邪兩人合吹;文,由黃邪執筆而成)

古月,現役二世祖,公家獨子,有車有樓,不愁兩餐。且因家學淵源,愛好讀書,年少時掛名放洋留學,實則精研吃喝玩樂兼行過幾千里路。本可隱身象牙塔,求得終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卻不知為何最終「揸刀搵食」,棲身廚房煙火間,每日揮汗如雨,卻又樂在其中。

黃邪,彈票二世祖,一個曾經風光,卻早己經門庭破落的飲食家族死剩種。自幼輾轉於劏房、板間房與公屋之間的曱甴,沒有甚麼幼承庭訓,卻繼承了祖宗能吃會道的口舌。因為夢想活在象牙塔之中「揸筆搵食」而漂洋過海,當個貧苦留學生。最終以一段「華工血淚史」換來一個應該可以執筆謀生的洋秀才鳥功名,卻依然一貧如洗。及後諷刺地繼續糾纏於廚房裡的杯盤碗碟與刀板油煙之間,置身其中,詭異地不能說樂,也說不上苦。

出身迥異的兩人,曾是十年前同窗,及後走上不同道路,最後卻又殊途同歸於庖廚。日前因有網友文章中以「多油、重味、肥膩」簡單概括意大利菜,引發兩人展開討論,當中有史地,有政治,有典故,也理所當然有一道道佳餚。

討論說不上是嚴謹的學術研究,因為當時沒有書在手,無典可考,兩人俱是信手拈來。但又不至於是簡單的榕樹頭講古、白頭宮女話當年,因為涉獵內容甚廣,且力求精深。始終我們對食這回事,認真而心懷謙卑,也就姑且算作是行內人的體會心得交流吧。

更重要是言談間竟發現,出身自完全不同階層的兩人, 閒庭信步間,如數家珍,竟都很自然地把這一堆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有的沒的都記下來了。這決非在炫耀甚麼我們學富五車,我們不是。因為記下凡此種種,其實不會讓我們在香港的生活過得更好,不會幫助我們考過甚麼公開試,也無助於求職上位,更不會賺到錢。更甚者,會因為這些佔用了我們的時間、金錢與心機,致使生活過得更艱難。但我們偏偏就是把它們記下了,是隨口而出,不約而同地一致。

那是不是也證明了,它們還有某種意義上的價值?某種魅力驅使我們去記下來呢?一如古月在討論中所言:「不管你是公候將相、販夫走卒,不管你出身自何階層、何背景,作為人,你就是要食。飲食無小事,因此在食和食背後相關的文化歷史面前,我們只能夠以最謙卑、最謹慎的態度去面對,去了解。」 也因此,把我們兩個作為廚子的行內經驗心得整理記錄下來,與同好們分享,似乎也是我們這些半吊子讀書人應盡的義務。

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必備良藥 -------芫茜皮蛋豆腐下火湯



屋企邪媽自細教落,火有虛實之分。實火即系一般人講既熱氣,通常系食D煎炸熱氣野多所致,症狀就系喉嚨痛、谷暗倉甚或便秘等,處理比較簡單,煲D清熱湯水,甚至去涼茶鋪整碗夏枯草、廿四味,更甚至乎食個雪梨、雪蕉都可以清熱,好快無事。

而虛火就最麻煩,通常系崖夜多,休息唔夠,加上生冷野食得多谷起上黎既。例如我呢幾晚睇書睇夜左,加上天口熱喪食雪糕,喪飲可樂,結果就黎料啦。一覺醒黎,你發覺某舊牙肉朣左成舊,又酸又痛,痛到野都食唔到既,就系虛火所致。呢種情況睇牙醫都無用,因為用西醫既概念,佢剩系話你發炎,求其比D 止痛藥你等你自己慢慢好,噤樣既話分分鐘拖一頭半個月都未好架,果一頭半個月入邊牙肉痛到食又食唔到,訓又訓唔到,真系生不如死架。所以呢d時候就要靠中醫啦,系香港既話,乜都唔識既可以去搵中醫師把下脉,執返兩濟下火湯水補鑊,屋企阿媽識既,通常會煲咸魚頭滑石湯,或者淡菜咸廋肉粥,同時自己清淡飲食,戒生冷野既話,一般三五日內都可以解決既。

噤如果身在海外,孤家寡人,周身唔得閒,又咩材料都搵唔到時,點算呢﹖ 唔怕既,我仲有一招更簡單既,芫茜皮蛋豆腐湯,基本材料就五樣﹕ 芫茜、皮蛋、豆腐、鹽、水,需時不過二十分鐘。簡單易起貨,絶對系居家旅行,殺人放火既必備良藥,就以系澳洲為例,豆腐同芫茜系鬼佬超市一定有,皮蛋系唐人街有。話說以前 working holiday 時要入深山野嶺既細鎮仔做野時,我都必定帶定盒皮蛋傍身,就系怕虛火上時搵唔到皮蛋。

做法好簡單﹕ 一到兩碗水,大火煲起佢,水冷時先落皮蛋同豆腐。芫茜切碎佢,等水滾開之後落,同時落大量既鹽,份量自己因啦,總之唔好咸到唔食得就OK, 因為鹽都有下火鎮痛既作用,朝早起身牙肉痛時,沖杯鹽水飲下都可以減輕下症狀架。 噤芫茜落左,個湯滾多五到十分鐘就可以起貨。因為屋企老人家教落,生滾湯既野,越滾越熱氣,平時住家湯水無問題,但而家作藥用就免啦。

個湯滾好之後,連湯連渣同我食曬佢,牙痛咬唔到既生吞都要同我吞左佢(所以D芫茜要切碎囉),症狀輕既,通常一劑見效,可能朝早食左,晚上己經散曬既啦。症狀重既,食完一劑通常第二日己經無噤痛既啦,系噤KEEP住食多兩三濟。 期間 要戒口,酸辣生冷一概禁食,同埋最後一樣,早D訓啦,仆街。

噤呢個湯呢,除左藥用之外呢,仲可以作為平時家常湯水或者邊爐湯底架,同樣既方法,加D 肉片或者魚片一齊滾,中意既再落小小鷄粉吊下味,一樣過癮架。

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但更多時候,系要靠自己既,人啊,就系要夠硬淨,先可以生存落黎,所以呢D基本既生存技巧,系一定要識架,就噤。

旁門左味者,邪也~

高湯實驗(一):牛骨湯

旁門左味之﹕高湯實驗(一)
好,牛撞羊攻略既第一步﹕驗證牛骨湯作為高湯既特性。 材料有﹕牛尾一KG, 牛骨一KG,鷄骨一KG, 以及全部早前買落既草果﹕洋蔥、香茅、蒜頭、夏枯草、shitaky,花椒、八角、桂皮。但柱候醬同南乳之類調味料先壓後唔放,試驗純粹由骨同肉提供既味源,再經過果堆草果過濾之後出黎既效果。大概兩個鐘之後高湯會初步成形,試過味,確認左屬性之後,先會再落柱候醬、南乳、冰糖同生抽老抽。

延伸閱讀,關於高湯﹕
http://cn.tmagazine.com/food-wine/20150203/t03broth/

-------------------------------------------------------------------------------------------
第一階段高湯試驗包膠
好啦,兩個半鐘過去,個高湯開始成形啦。基本上出黎既味道呢,小似我家邪媽D 唔落油鹽既健康菜湯,味道清淡甘甜,八角、香茅等等香料亦都盡到佢既角色比到香味。基本上呢,如果唔加其他醬料,按呢個方向一路熬落去,屈乾佢既話呢,會系西式既 beef stock,其中一個用法系用黎做牛扒既汁。系西餐既角度呢,佢夠香,但味唔會太強,唔會搶左牛扒既肉味。
但如果用中菜炆野既角度黎睇呢,就系到喉唔到肺啦,因為中菜炆野向來系濃油赤醬重口味架。噤我雖然都系做西菜廚房出身,但我同胡公子唔同既系,我並非正統西菜廚藝學院訓練出黎既,所以無正統既西菜理論束縛,亦都因為噤,我當然就跟返我作為唐人既口味,去調較自己中意既旁門左味啦,所以第二步,落醬啦~~
好第一階段包膠完畢~
---------------------------------------------------------------------------------------------------
好,第一晚實驗完成,牛尾己經炆到爛,作為副產物,用黎配飯一流。亦都可以話系一雞兩味啦,所以D肉食得就盡食。主角系煲牛骨湯,留返聽日,再同D 羊比死過。系噤,包膠完畢~

--------------------------------------------------------------------------------------------------------------
牛骨湯炆羊小腿(二)
好啦,繼續黎第二日既牛撞羊。將昨晚煲好既果煲牛骨湯隔渣,D 渣食得就食,唔食得就掉啦。跟手將買返黎既lamb shank,即系羊既小腿放落個大鐵兜度排好,然後就倒D牛骨湯落去,要確保D 湯既量最起碼浸過半D 羊比。如果唔夠既話都可以買D 鑵頭牛肉湯黎充數既,味度淡D者。然後用錫紙包好,放落200度焗爐度焗兩到三個鐘就得。中間最好每一個鐘左右攞出黎反一反佢,確保D肉均勻受熱。
另外值得一提既系,呢種焗爐炆法呢,仲可以幫到果D 怕羊「穌」味成世唔食羊既朋友仔架。方法就系落紅酒一齊炆,噤樣高熱之下比D紅酒汁浸兩個鐘呢,D羊肉會完全無曬羊穌味架。個人紀錄就系用呢招成功另兩個成世都未食過羊既朋友仔破左處,食左佢地人生第一次羊架~
好啦,講住噤多先,兩個鐘後睇效果~
--------------------------------------------------------------------------------------------
旁門左味之﹕ 牛骨湯炆羊小腿(三)
好啦,終於出爐啦,炆左成四個鐘既羊比真系又軟又捻。噤一般住家既無乜要求既話呢,就噤食得既啦。噤當然啦,作為一條系西餐廳踎左四五年既姣公,我當然要玩下fancy 野啦,所以我仲要花多大概兩個鐘時間去做presentation 既野架。
另外值得一提既系,個兜入邊仲有成半兜肉湯架,呢D 先系精華黎架。具體用法有幾種,首先呢,呢種西式炆法呢,雖然D羊己經炆左四個鐘,但肉味系依然偏淡架,所以就算求其食都好,要拌住D 湯汁一齊食。然後如果要玩fancy 野呢,就要煮再調味加色煮濃佢,用黎畫畫既。例如我就打算落「黑油」,即系油鼔天上天,同埋生粉、面粉甚至乎啫哩粉都好,用黎打欠加強佢既膠質,方便處理既。然後呢,如果湯汁仲有多既話呢,建議搵個盒裝住佢放落冰格,可以作為下次炆野用,或者炒餸時用黎當天然味精,都系一流架~
好,就噤多先,包膠完畢~